时间: 2024-12-21 00:12:58 | 作者: 产品中心
走进武汉金银潭医院归纳病房楼的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办公室,4个平板电脑前坐着两位医疗队员,哪怕是正在吃饭,她们的眼睛也时间没有脱离屏幕。军医陈雪娥和记者说,她手边的簿本是专门记“黑账”的《感控日志》,几点几分哪名队员在脱防护服时呈现什么遗漏,她们不但要及时喊话提示,还要记录下来发到“感控微信群”里,督导一切队员引以警示并及时改善。
感控医师陈炜(左)和陈雪娥(右)紧盯屏幕,随时提示一切队员标准动作。高辉 摄
医疗队护理组宋彩萍组长介绍说,病房红区里的这套“天眼”体系24小时监控着她们穿脱防护阻隔配备状况。
医护人员进入病房红区需求穿戴11层防护阻隔配备,对病区严厉依照流行症收治要求,做了三区两带两线的区分,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从污染区出来的队员防护服已污染,为防止四个小时深重操作后精疲力尽的队员在脱防护服时呈现遗漏,由医疗队感控专家组成防护督导组,24小时不间断监控队员在脱防护服的动作是否标准标准,次序是不是正确。关于遗漏过错的动作,感控专家就及时给予提示、弥补,多种办法保证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一起维护本身安全。宋彩萍组长和记者说,刚开始这套体系是用控的,咱们看着实在太辛苦,后来换成了平板电脑。
感控专家组组长陈炜和记者说,《感染防控手册》每天都在动态更新,她会依据监控数据改变和一切队员的感控动作,来加强完善手册内容。
感控组年岁最大的是58岁的军医陈萍大姐,她和记者说,“咱们感控组4个人,3名女同志都姓陈,这会儿咱们一家人监控着一切队员的动作”,看着她达观活跃的情绪,想想这么大年岁每天10多个小时超负荷地作业,敬仰之情情不自禁!
采访完毕,出门时宋彩萍组长对记者说:“咱们队员是我带出来的,我要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安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