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品中心

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历程

时间: 2023-08-18 22:51:58 |   作者: 产品中心

产品描述

  是开展传染病防治、生物防范和应用生物安全研究必备的实验场所,可为实验人员免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并防止病原微生物泄漏到外环境提供重要的安全平台。从人类开始在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以来,就一直受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和泄漏的威胁,由此也发展出实验室生物安全这一学科,并逐渐形成由设施设备防护屏障、标准微生物操作规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三大要素构成的现代生物安全实验室概念。从全球来看,生物安全实验室从最初萌芽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最终形成实验室联盟,大致经历了4 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50 年前,对生物危害的认识促进了生物安全起步,属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初期阶段。

  1893 年法国首次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实验室感染事件,实验人员在培养细菌过程中意外感染破伤风。1903 年美国一位临床医生在给一位死于全身性芽生菌病的患者进行尸检时刺伤自己导致意外感染,这也是美国境内报道的第一例实验室感染事件。但直到20 世纪初期,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科学研究、临床诊断、制剂生产等过程中往往出现研究人员意外感染事件。此后,随着实验室感染的报道范围逐渐扩大,开始系统性研究实验室感染事件,并逐渐形成微生物安全、生物安全的理念。

  这一阶段,科学家通过实验室感染事件意识到从事感染性微生物操作的危害,并且在各自领域采用现在称为“一级屏障”的个体防护装备来自觉进行防护,且通过负压排风过滤来防止污染扩散,但尚未形成“定向流”的概念,也缺少广泛的交流。这一阶段通过对生物危害的认识引出并发展了生物安全。

  第二阶段即1950~1982 年,生物安全防护屏障的探索与实施,属于生物安全实验室早期阶段。

  在认识到生物危害的同时,生物安全学科也在探索实验室生物保护措施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以美国陆军生物武器实验室的现代生物安全之父阿诺德·魏杜姆(Arnold G. Wedum)为首的科学家科学评估了处理危险微生物制剂的风险,特别是各种微生物操作中产生气溶胶的风险,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使用合理有效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设计研发相关设备和设施。20 世纪60 年代早期提出的单向气流概念开始应用于实验室和生物安全柜,结合同期研究之后发现的交叉污染和交叉感染等情况,提出将从事感染性疾病研究的实验室做整体设施改造和区域化管理,逐渐形成实验室防护的思想,以实现对研究人员和周围环境的保护。

  随着生物安全学科的逐步兴起,该领域内专家学者的实践经验得到积累,一些学术会议和学科委员会开始涌现。在此期间,生物安全知识和理论逐渐形成体系,表现为生物安全专著、指南、标准的逐步出现,并最终形成全球范围内基本统一的生物安全标准。

  第三阶段即1983~1998 年,生物安全指南与标准促进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属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期。

  为了指导实验室生物安全,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1983 年WHO 发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的第一版,提倡各国接受和执行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同时鼓励各国针对本国实验室如何安全处理病原微生物制订具体的操作规程,并为制订这类规程提供专家指导。从此,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全球范围内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根本原则。1983年以来,已经有许多国家利用该手册所提供的专家指导制订了本国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性、区域性及各国的生物安全法规、标准纷纷出台,并及时来更新,也更趋向于全球统一。这些生物安全指南和标准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全球建设,也使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理念和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并逐渐趋于成熟,全世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处于发展成熟期。但进入21 世纪后,2001 年美国炭疽邮件事件的发生,改变了世人对传统生物恐怖威胁的认识;同时,世界一体化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全世界共同应对传染病慢慢的变成了共同认识。新形势下,全球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特别是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需求呈迅速增加的趋势,促进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进入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即1999 年后,传染病和生物恐怖防控的需要促进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同时国际上生物安全实验室出现融合趋势,着重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合作体系,构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群,以更好地应对全球一体化所面临的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威胁新形势,属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全球合作发展期。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研究高度危险病原体、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暴发流行,如SARS、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各国均加大对高危烈性病原体的研究,纷纷加速建设本国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并在新时期逐渐开始建立实验室网络体系,对提高其所在国家生物威胁应对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安全与国家核心利益紧密关联,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核心组成和基础平台是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网络体系,能轻松实现微生物菌种科学研究、资源保藏、产业应用转化三大主体功能,针对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消杀、监测预警、防控、治疗五大环节,开展烈性传染性疾病病原分离鉴定、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感染模型建立、疫苗研制以及生物防范等研究,在烈性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新药研发中发挥重要科技支撑作用,同时保证研究人员不受实验因子的伤害,保护自然环境和公众的健康,保护实验因子不受外界因子的污染。

  中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在第三个阶段即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期才开始起步,在第四个阶段即生物安全实验室全球合作发展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努力,已经基本赶上国际水平,并且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标准、国家认可制度、国际合作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而在国际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十多年来,中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实验室管理体制趋于健全,实验室设备设施更完善,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已初具规模和体系,这些实验室在国家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疫苗研究、国家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2021 年4 月1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社会各界对生物安全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展,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标准体系、设计建造技术、关键防护装备的研究、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摘编自《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报告》一书。本书以发展和建设为主线,着眼于国际视角,从中外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历史、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模式与标准发展、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与建造、生物安全实验室关键设备、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与验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新趋势与展望7 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

  及时调研总结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关键技术,并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对有一定的问题探讨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相信该书一定会给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领域人士以启迪,为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助力。

  指导中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运维管理工作;为中国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提出方向性建议;对实验室用户、规划设计者、设备供应商及工程公司了解行业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以及行业管理部门完善安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具备极其重大参考价值。

  收录中国近10万种现生生物物种,提供科学权威的生物学信息,包括:物种名称、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功用价值、理论知识、精美图片, 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全面的知识服务解决方案。

  中国生物志库汇集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权威生物学著作,并依据最新出版物持续更新。